来源:广视通广告 时间:2018-1-3 11:31:01
在冯小刚的电影《芳华》中,电影中也出现了一些快消品的植入,不过那块硕大的可口可乐广告牌却是引发了网友们的讨论。这么巨大的品牌露出,可口可乐公司付广告费了吗?大家都很好奇。
冯小刚的一部《芳华》在朋友圈刷屏,很多人被电影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所打动。小编看完后发现,在《芳华》里也出现了一些快消品牌的身影。
例如,萧穗子用来放金项链的大白兔糖果盒。
还有,刘峰退役后去文工团看战友,经过可口可乐广告牌:请喝可口可乐。
这一幕,也在微博上引起了网友的讨论:“可口可乐公司付广告费了吗”?小食代查询后了解到,这并非可口可乐付费的广告植入。也有研究广告的网友,从当中看出了门道。当时的“可口可乐”确实是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的一个标志象征,难怪不需要植入。
其实,只要翻查资料就知道,这一幕完全是对我国历史的一个真实写照。
1927年,可口可乐在我国设立装瓶厂,这个饮料开始登陆我国市场。当时,它却有一个并不美丽的名字——“蝌蝌啃蜡”。
在次年,可口可乐公司公开登报,用350英镑的奖金悬赏征求译名。身在英国的一位上海老师蒋彝,凭借广告界公认迄今为止翻译的贴切的品牌名“可口可乐”击败竞争对手拿走奖金。皆因“可口可乐”四字所传达出美味怡神的信息,与1886年创业之初的“Delicious and Refreshing”神贴切。
1949年,可口可乐撤出了我国大陆市场。自此之后的30年内,大陆市场上再没出现过可口可乐饮料。
1978年12月13日,可口可乐与中粮在北京饭店签订协议,采取补偿贸易的方式和其他支付办法,向我国的主要城市和旅游区提供可口可乐,并在我国设厂灌装销售。在装瓶厂建成投产前,以寄售的方式由中粮安排销售。在离开我国30年后,可口可乐成为重返我国的消费品牌。
1979年1月,由中粮总公司安排,在香港五丰行的协助下,3000箱可口可乐,从香港出发,乘火车前往北京和广州,成为我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后,重返我国的外国消费品。
我国市场由1994年可口可乐系统全球第21位迅速攀升到现在的第3大市场,并且是重要的市场之一。可口可乐我国系统从改革开放时生产单一品牌,到去年共生产17个品牌的60多种饮料。
上图这位年轻人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登上《时代周刊》的我国普通百姓,一瓶洋饮料与普通老百姓的愉快“握手”。去年,可口可乐“双装瓶商”战略在我国正式落地,中粮、太古收购可口可乐装瓶投资集团在华装瓶业务。
本文标签:
全国广播电台广告网 2008-2023 版权所有
地 址:深圳市福田区红荔西路天健名苑B座31层
Copyright 2008 - 2022 www.gstad.com.cn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深圳广告公司联系电话:133-1651-4119
E-mail:6459042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