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深圳广告公司新闻资讯 > 新资讯

好歹是做广告的,有钱就能乱来?

来源:广视通广告 时间:2017-11-27 11:42:10

分享到:

  

  广告圈里总是能听到某广告主拖欠广告费、某广告主预算超级少等等,例如前段时间,华扬联众就起诉观致汽车拖欠其1亿元广告费,归根结底,就是因为——没钱了。

  但你千万不要以为广告主都穷穷穷并且吝啬于广告支出方面的预算。事实上,不差钱的广告主也不在少数。他们并不care是否“烧钱”,为了宣传产品,不惜砸钱也要拍出一支“高大上”的广告。一颗耿直的心在广告的路上坚持走到黑。

 

  1983年,健怡可乐的广告片中,众多身价不菲的明星齐聚一堂,与剧院大厅中摩肩接踵的人群一起载歌载舞,场面声势浩大;无独有偶,美国福特汽车公司1984年为Ranger皮卡拍摄了一则电视广告,画面中各种“花式毁车”,多辆崭新的皮卡被推出飞机,或是直直地开下悬崖!

  这两个案例可以说就是在烧钱“拍”广告。你不能否定它的初衷与价值,别的暂且不论,起码画面看起来还是相当具有视觉冲击感。

  那时候应该也有一大波粉丝为它疯狂打call,就是代价略大。

 

  而下面的案例则是完全在砸钱“投”广告。

  众所周知,央视广告那简直不是一般的贵。2007年5月份开始,K可饮料在CCTV电视台进行了大规模投放,CCTV1台、4台等频道及一些频道的好的时间(如:新闻联播后等时间段)等均可以看到它的身影。选择CCTV电视台,而且如此多频道、多时间段位的投放,让人不得不佩服企业的实力。

 

  2017年的“超级碗”共有47个品牌不惜重金购买了比赛时段的广告,其中汽车和酒类品牌占了一半。比赛时间中30秒的广告价格起码为500万美元!而纵观10年来“超级碗”的广告费,用扶摇直上形容毫不过分,每一年在刷新纪录!

 

  听起来是不是感觉这些广告主花钱都非常帅气!

  那么问题来了——用钱砸出来的广告,其效果真的有更好吗?

  确实,正如面试时相比空口白牙说自己“很聪明”,一张哈佛文凭显然更有说服力一般,企业无论是烧钱拍出场面恢弘震撼、堪比好莱坞的广告大片,还是砸钱在平台上投入大量广告,很显然都能够为企业/产品镀金,并将其有力地推到了大众面前,提高了名气。

  但事实是,企业仗着钱多进行盲目或有问题的广告投放,其结果必然是投入产出严重不成正比。

  正如经济学家保罗·米格罗姆和约翰·罗伯特斯在共同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提到:这些广告除了向世人宣布产品上市外,传达不出任何其他信息。如果这就是厂商想要的,代价显然贵得离谱。它们展现的明显的信息是——‘我们在广告中炫富败家’,而“炫富败家”是那些财力不足的竞争者无法复制的。

 

  诚然,K可实力很强。但其广告本身却存在严重的问题——说服力不足。

  广告的目的是要产生销售,在传播的整个过程中不仅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,更要将广告中的理念传达给受众并说服他们接受。

  千万不要低估消费者的智商。只有消费者真正接受了,才会真正去消费。

  K可是一款功能性健康饮料,它当时的广告语是:“原汁原味、健康味,k可之道、健康之道”,确实体现了这一卖点。但有关“K可为什么能够提供健康”这个问题却没有解释清楚。这一卖点也成为了空中楼阁,根本无法说服消费者,更不要谈及消费了。

 

  而“超级碗”比赛中的巨额广告投放此前就已显弊端。2000年,19家初创公司一起凑了几百万美元,在当年的“超级碗”上买下了一段广告时间,希望提高身价,传达自己是实力庞大、产品质量好的大企业的信号。让人唏嘘的是,这样的信号本应让它们在互联网经济大潮中生存下来,谁知,在“超级碗”中不计成本的投入导致公司运营难以为继,如今,其中8家企业已经倒闭。

  再借用《哈佛商业评论》中的一段话做个总结:即便你拥有庞大的财力和超凡的创意,能拍出像福特毁车一样的广告,也要掂量一下,自己的消费者够不够聪明,能不能看懂你想传递的信号。

 

本文标签:

分享到:

编辑声明: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,请与我们联系及时修改或删除。
软文